poohwei
級別: 探索解密
![]() |
各位前輩好, 我們工廠想用智慧工廠用中央控制操縱大約100臺設備三菱PLC, 請問前輩建議用PLC上下位控制還是用計算機直接控制? 通信建議走485還是ethernet? 有沒有優缺點或是已經有建設過的前輩能分享下。 感激不盡。 |
---|---|
|
gxtmdb82164
級別: 論壇先鋒
![]() |
你這個多設備控制到底是控制個啥,這100多臺設備是一樣的設備還是五花八門的,這些都不清楚的情況下,根本沒法回答到底是485還是以太網或者走什么通信方式的問題. 建議找專門做數據采集(數采)或者SCADA系統的供應商出個方案再看看. 其實很多時候,非實時數據采集或者少量的控制信號并不是非以太網不可,典型的如果存在布線困難的情況下,重新做工業現場的弱電工程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,而且三菱的PLC普遍要加網關或者模塊才能接入以太網(還涉及到舊設備改造以及不同種類的設備改程序的問題),同樣的開支,如果用485+lora的無線采集方案,反而可能硬件成本和工期都更優. 而且,這種項目為了聯機而聯機是沒啥意義的,肯定最后還是要有應用去支撐的,所以還是要看你整體的目標是什么. |
---|---|
|
gxtmdb82164
級別: 論壇先鋒
![]() |
單一工控機控制100臺設備,這個PC機掛了怎么辦? 還有就是少量的數據下發和控制,跟延時有啥關系?命令下達以后第一臺設備和最后一臺設備間隔10秒啟動和間隔100秒啟動對實際生產有啥影響? 智慧工廠不是這么玩的,有預算完全可以找乙方過來當冤大頭,乙方也樂意過來當冤大頭給你出方案.這種項目,沒有足夠的支撐不要嘗試自己做,做爆炸了要丟飯碗的,乙方做的可以讓乙方背鍋,你只要在這個過程中做好協調和質量控制就行了。 然后在通信架構上,我只提兩點,都是廠家不會告訴你的. 1、可用性比功能重要一萬倍,數據丟點沒啥事,耽誤生產才是大事,在生產側的每個改動都要考慮爆炸以后怎么辦。 2、不要相信任何一竿子插到底的方案,軟件系統也要分層分模塊,保證每個模塊爆炸以后不影響其他功能。 PS:什么通信口用完了怎么加模塊這種小學生話題就不用再討論了,485還是以太網也不用討論,任何廠家如果跟你糾結這個問題立刻Pass,根本不專業。 |
---|---|
本帖最近評分記錄: |
gxtmdb82164
級別: 論壇先鋒
![]() |
這種和產線緊密配合的姑且叫MES吧,我一個人都寫過幾個,真正的難點從來也不在具體的功能上,還是可用性. 實際上我覺得這種都不能叫完整的MES,畢竟MES三個字母里面最重要的是E 我在以前那家做產線設備的公司,給自家產線配套的軟件(我們也吹牛叫MES)除了實現追溯,設備狀態管理,物料批次管理,還有動態工藝(就是各工序間順序是不固定的,工藝路線是和產品型號綁定的,產品型號是動態可添加的),實時調度(根據產品型號匹配工藝路線,根據上道工藝結果決定下道工藝處置方式) 而且這類軟件,到最后大量的工作是為了配合甲方的內部流程,比如我上面提到的這個系統,按道理說只和設備和工藝有關系,屬于坐在家里就能寫完的,但是最后為了客戶增加一個返修的功能,多寫了N多代碼,而且整個返修的SOP都是寫軟件的人(我)和客戶一起制定的,中間吵架無數,真的搞傷了. 真正的MES,要能替代車間主任或者工藝主管的日常重復性工作,把流程性的手工單據流轉和核驗工作用自動化替代掉,這才是MES系統服務于生產過程的核心功能,其他的什么設備控制,狀態采集,去看看SCADA和安燈系統好了,別叫MES~ |
---|---|
|